第375章 资本萌芽没长好,经济危机先来了
【相应的,大量涌入的白银也会导致对手的强大,比如女真!】
【他们生产的人参、貂皮,以及各种奇珍异兽,是大明权贵们最爱的奢侈品。】
【这就导致走私贸易,能让女真和中间商积累大量财富。】
【哪怕是后来后金建国两边开打,在东江镇,依然敢有火药枪械的走私线!】
【那走私的是枪械吗?】
【那是我大明将士的血啊!】
【弹幕晋商八大家】
【弹幕晋商背后的靠山要么是边军军头,要么就是朝廷大员,晋商只不过是白手套罢了】
【弹幕不只是走私,大明朝廷发给边军的军饷,也几乎都进了衮衮诸公和边军将领的腰包里】
【弹幕没钱,没装备,明军还能在小部队野战中对女真保持高胜率,简直就是大明超人】
明末。
边军的士兵和基层小军官们看着天幕上的弹幕,攥紧了拳头。
长官们一直跟他们说,朝廷也想给他们发军饷,但朝廷很困难,要体谅朝廷。
于是他们体谅朝廷。
但现在天幕却告诉他们,朝廷不是没给他们发军饷,而是被长官们给贪掉了。
朝廷也不是没给他们好的装备,还是被长官们给贪掉了。
结果长官们拿着本应属于他们的军饷,买走了他们的田地,他们还得感恩长官?
踏马的,有这群虫豸在,他们还怎么报效朝廷?
怪不得那些关外女真越打越强,越打越多!
大明朝不是亡在军事上,而是亡在那些虫豸手中。
【毕竟那女真成天窝在山沟子里,哪来的枪,哪来的钱?】
【那踏马都是大明当朝权贵花出去的啊!】
【弹幕大明需要的不是一条鞭法,而是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但是明朝中期开始就没有实行的能力了】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确实应该这么干!”
朱元璋恨恨地想道。
他制定读书人有免税额度这个政策的时候,是考虑到百姓读书不容易,要减轻他们的负担。
结果没过几代,竟然能被这些家伙发展成彻底免税!
果然都是得寸进尺的狗东西,就得让他们也和百姓一起当差纳粮!
【弹幕对于士绅来说无所谓,谁来了,他们就当谁的臣子】
【弹幕据说当时建州的兵工厂规模化标准化都比明朝自己的好,虽然满洲的确实好,但大明的也确实烂】
大明的一众文臣武将不知该如何吐槽,这虽然但是用得不对吧?
【弹幕果然,哪有拨乱反正,不过割肉补疮尔】
【总之,当改革事实上给未来埋了一颗雷时,只需要一个火星轻轻落在导火索上,这个埋在帝国屁股下面的火药桶就会迅速爆炸。】
【而这个点燃导火索的火星,就是国际形势。】
【1592年,一个叫丰臣秀吉的“大太君”,带着十四万小鬼子,高喊着“天闹黑卡板载”,在朝鲜登陆。】
【朝鲜国紧急向大明求援。】
【万历三大征之一的万历朝鲜战争开打。】
【战争使得小日本迅速切断与明朝的贸易,从小日本流入明朝的白银,骤然截断。】
“这小鬼子果然畏威而不怀德,必须要把他们彻底打服。”
“没错,跟他们贸易那是给他们脸,结果这些狗东西竟然敢侵略我大明之藩属,还切断与我大明之间的贸易!”
几个东南地区,家中在走私贸易中占据不小份额的家族家主聚在一起,义愤填膺。
但其中究竟有几分是为了民族国家大义,又有几分是为了一家一姓的门户私记,就不得而知了。
【同样从1587年到1604年,一个叫英吉利的欧洲小国,带着一帮海盗船,偷袭了西班牙本土港口。】
【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战败了!】
【这使得西班牙必须专注对抗英国鬼子,从而南美开采的白银,开始大量流向西班牙本土,用来打带英。】
【弹幕货币发行权被控制了】
【弹幕果然啊,还是得掌握主动权】
“确实,被动地等着白银哗啦啦地流进我华夏,还是太被动了,一旦海外那些蛮夷遇到些什么事,我华夏就会受到巨大影响。”
“还是得丢掉天朝上国这种思想,在这种大争之世里,这就是最沉重的思想包袱,只会让人抱残守缺,不思进取。”
【弹幕还有就是1618年三十年战争开打之后,欧洲各国打成一锅粥,根本无力做海外贸易,这使得欧洲流入明朝的白银大幅度减少】
“三十年战争……这岂不是相当于那个欧洲的五代十国?”
“他们无力做海外贸易,这正是我大明的机会。”
“不止我大明,整个华夏之前都从未抵达那么远的地方,与他们相比完全是个新手,正好趁着他们忙于打仗,赶紧把地盘都给抢下来。”
天启皇帝朱由校叫来正替他批阅奏折的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啊,朕知道你在天幕上被批得名声都臭了。但朕还是信任你的。”
朱由校没有去看跪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