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马天:借苍天之力,荡平欧亚
捕鱼儿海,金帐。
马天坐在原本属于北元皇帝的龙椅上,目光扫过帐中站立的诸将:“元帝还未抓到?”
帐下诸将齐齐垂首。
朱棣一身亮银甲,拱手:“回大将军,蓝玉、唐胜宗已率部向西追击,可漠北这地方,一片茫茫,我们哪辨得清方向?眼下只能跟着马蹄印追,一时半会还真难将人擒住。”
马天抬眼看向帐下站在末尾的几名部族首领,那是漠北十八部的头领,此次随军出征,最熟悉这片土地。
“十八部首领何在?”
话音刚落,三名身着皮甲、腰间挂着弯刀的汉子立刻出列:“末将在!”
“你等即刻率部驰援蓝玉,带着他们认路。”马天的目光落在三人身上,“记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务必将元帝给我带回来,他一日在逃,漠北就一日不得安宁。”
“末将领命!”三人齐声应下,转身快步出了金帐。
马天又接连下令,诸将陆续退去,帐中很快只剩下马天和朱棣两人。
朱棣上前两步,走到龙椅下方:“舅舅,如今北元主力已溃,怯薛军死伤殆尽,漠北大局已定。漠北的冬天来得早,顶多再过一月,就要下大雪了,到时候戈壁上积雪没膝,车马难行,咱们是不是该准备班师回朝了?”
马天顺着朱棣的话望向帐外,点点头:“再等十日。十日之内,若还抓不到元帝,咱们便班师。”“脱古思帖木儿是北元的正统可汗,只要他还活着,就总有部族会奉他为主,到时候又是一场战乱。咱们既然来了,就要斩草除根,免得日后再劳师远征。”
朱棣躬身道:“遵命。”
帐内静了片刻,马天忽然笑了:“算下来,咱们从京城出发,到如今已有大半年了。这漠北的风沙磨人,我倒真有些想回去了,想听听京城里的叫卖声。”
朱棣一听,也跟着笑了起来:“舅舅放心,此次咱们荡平漠北,可是不世之功!父皇和太子大哥在京城得知消息,定然高兴,到时候论功行赏,舅舅你少不得要加官进爵。”
马天被他说得哈哈大笑,环视了一圈这曾经象征北元最高权力的金帐:“我当这元帝的金帐有多气派,今日一看,也不过如此。”
“对了舅舅,此次我燕山卫率先攻入金帐,弟兄们在清理帐内物品时,搜出了不少文书和书信。其中有几封,是多年前朝廷里的叛贼,偷偷给元帝写的信,信里竟提了不少京城的动向,还有咱们军队的布防。”朱棣道。
马天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竞有此事?取来给我看看。”
“是!”朱棣躬身应下,转身快步走出金帐。
朱能正牵着两匹战马站在帐外不远处,他一身玄铁甲,身姿挺拔。
朱棣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四周,确认没有外人后,才压低声音问:“先前让你整理的那些书信,都准备好了吗?”
朱能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王爷放心,该呈给大将军的,都已整理妥当;有些书信,我们已经单独留下了,没混入其中。”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
寒风呼啸,元帝伏在颠簸的马背上,后背的伤口被扯得生疼。
身后跟着的十几骑亲卫,个个面色狼狈,像是随时会栽倒在地。
远远望见和林大营,元帝才稍稍松口气。
很快,营地人马迎来,正是丞相咬住与太尉马儿哈,他们身后跟着三千骑。
“臣等恭迎圣驾!”咬住翻身下马,马儿哈与三千骑士紧随其后,齐声高呼。
元帝被亲卫搀扶着下马,目光扫过那三千骑,心中黯然。
他原本以为和林大营能有万余兵力,可只剩下眼前这三千骑。
“这里也不安全。”他面色愤恨,“朕从捕鱼儿海逃出来时,半路上遭了瓦剌部的袭击,也速迭儿那贼子分明是冲着朕来的,他们肯定会追过来;更何况,明军的追兵也绝不会放过朕。”
咬住与马儿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害怕。
“陛下,和林地处开阔,无险可守,明军若追来,咱们这三千人根本挡不住。瓦剌部狼子野心,如今更是虎视眈眈,留在此地,无异于坐以待毙。”丞相咬住道。
“那便走!”太尉马儿哈道,“咱们往西边去!西边有高原天险,明军不熟悉地形,瓦剌部也不敢轻易深入。”
众人围着元帝商议片刻,没人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点头应下。
元帝抬手按住腰间的可汗大印,目光扫过面前的三千将士,带着几分不甘与野心:“你们莫要觉得三千人太少!当年成吉思汗起于草原,最初也不过数百骑,却能横扫天下!咱们虽只剩三千人,可只要到了西部高原,依托天险休养生息,早晚能召集旧部,再次席卷天下!”
原本垂头丧气的将士们纷纷挺直脊背,举起弯刀高呼:“愿随陛下!重振大元!”
队伍很快重新出发,朝着西边的高原疾驰。
可没走两个时辰,竟然天降大雪。
狂风呼啸,积雪迅速没过马蹄,每走一步,战马都要奋力拔蹄,好几次险些陷进雪窟窿里。元帝勒住马,望着眼前白茫茫的一片,连方向都辨不清了,他无奈道:“不能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