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疑云夜袭
夜里,宫内密语传至方遇耳中。
“霍思言与沈芝将于明日进谢府密库,目的为旧年印章副本。”
方遇坐于黑暗灯下,轻声道“这是她真正动手的开始。”
他敲了敲桌,吩咐道“送消息给那位……就说,她要的旧章已经暴露,该由她自己抉择了。”
亲随面露迟疑,却不敢多言,躬身而退。
翌日清晨,谢府外现重重把守。
霍思言与沈芝入内,谢家老管家亲迎,送二人至地窖密库。
“此处所藏皆为历代印章副本、雕工样本,以及历任印首私记。”
“当年黄石口所用者,也应在其中。”
霍思言一一翻查,眼神极其冷静。
沈芝忽然从最底一层抽出一卷小匣,沉声道“这个不在目录内。”
霍思言接过,轻轻掀开匣盖。
一枚斑驳青玉,正是黄石口失踪印章。
玉面上有一道极浅划痕,若非对印章极为熟悉之人,断难察觉。
沈芝失声“这是仿章。”
霍思言点头“仿得极像,但这划痕是破绽。”
“那年所有调令,若皆盖此章,就是假的,那日调兵,是假命。”
沈芝目露震惊“那真正的调兵令呢?”
霍思言望向远处窗光透入,眼神幽深。
“可能从未存在过。”
她捧起那枚印章,语气低缓却带着不容置疑“找到这枚章的人,是我母亲。”
“她把它藏进谢府密库,是因为她信得过谢家,而我要做的,是让它重现于朝堂。”
谢府外,一抹纤细身影远远望着密库方向。
她穿着旧袄,面容藏在风雪中。
那人唇角微颤,低声呢喃“你终于……找到它了。”
她转身隐入巷中,身后风起,卷走一片旧雪。
密库之中,霍思言将那枚斑驳青玉小心收起,交由谢家老管家封存。
“请务必照旧法封存,三重蜡封,不许任何人擅动。”
老管家神色凝重,应声道“姑娘放心,谢家守印之责,绝不敢失。”
沈芝望着她问道“接下来要怎么做?”
霍思言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冷然“带它回宗人府,请宗正堂验章。”
“我倒要看看,那些年高位坐稳的人,见了这枚章,会不会心惊。”
两人启程回府,未行出几里,忽见前方街口人群骚动。
一队内卫策马而来,马蹄声碎雪而至,为首之人正是方遇。
他立马拦路,目光沉如深渊“霍姑娘。”
霍思言止步,脸上不动声色“方大人此举,似非为问安。”
方遇不答,目光扫过她手中的锦匣。
“听说你昨日进了谢府密库。”
“带出来的,是何物?”
霍思言毫不避讳“印章,一枚旧印。”
方遇挑眉“可否借我一观?”
沈芝挡在霍思言身前,语气带了几分冷意“方大人是奉命拦人,还是私自拦路?”
方遇微微一笑,拨马侧让开一条路“若姑娘们执意回宗人府,我自不敢强留。”
“只是提醒一句,若此章真牵连旧事,朝堂动荡,可不是任何人能承受的。”
霍思言看了他一眼淡淡答道“动不动荡,轮不到你我说。”
她携沈芝扬鞭而去,未再回头。
方遇立于原地,目光逐渐森冷。
他低声吩咐随从“查宗人府卷宗堂夜防。”
“若她明日送章入审,我要提前得知每一道流程。”
他顿了顿,眼神微沉。
“还有……通知宫里的人,密令可下了。”
当夜,宗人府灯火不熄。
霍思言将锦匣存入内库,三层符封,命沈芝轮值守夜。
她独自回屋,心绪未平,拂开案前蜡封卷轴,取出母亲遗留的几页笔记。
那是从未公开的一段记录。
她轻声念出“黄石口战役前夜,有一军使急调兵符,误入楚延策帐中,楚将见章不识,欲留人细查,次日便全军覆没。”
“章纹不符,乃其识破关键。”
她指尖轻轻摩挲那一行字,眼眶微热。
母亲,早已将一切藏在蛛丝马迹中。
半夜三更,宗人府库房外,风雪再起。
黑衣人影一闪而过,靠近符封之匣。
一道极细银线骤然拉动,触机关而响铃!
沈芝立刻惊醒,翻身掣刀,一招劈去,火光中却已空无一人。
她冲入内库,发现锦匣安然未动,符封完好无缺。
却见墙角留下一行字。
“你们快了一步。”
宗人府东阁,天还未亮,沈芝已守在库房前,眉眼紧锁。
霍思言走来时,见她眼中布满血丝,低声道“昨夜如何?”
沈芝拱手“有人潜入,但未得手。”
她将那句“你们快了一步”呈给霍思言看。
霍思言盯着那行字,眼神一沉。
“这明摆着是挑衅,对方知道我们已有实证,却还敢潜入……说明,他们也快到了极限。”
片刻后,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