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棠和秦恭(青梅竹马if篇)
第82章温棠和秦恭(青梅竹马if篇)
温棠已经连着三天没上门“偶遇”秦恭了。外头的日头毒得厉害,今年的暑气尤胜往年,大清早那明晃晃的太阳便悬在头顶,石板路都泛着热气,走在上面脚底板都能觉出烫意。
傅九正蔫头耷脑地靠在回廊的朱漆柱子下,借着廊檐投下的一线阴影躲日头,
他掰着手指头算,温姑娘三日没来了,今儿总该来了吧?一大早国公夫人可是亲口念叨了,说温姑娘今儿会过府,元夫人也一道儿来。
这些年,国公夫人与元夫人走动得勤,情分渐深,国公夫人本就不耐烦京城贵妇圈子里那些虚头巴脑的应酬,与性子爽利,心思通透的元夫人处久了,愈发投契,
两人凑在一处,聊的多是些家长里短,儿女经,铺子里的新鲜事,反倒格外舒心。
元夫人如今的生意愈发红火,紧挨着铺子又盘下了一处雅致的小楼,酒楼规模不算顶大,胜在布置得精巧,竹帘低垂,绿萝掩映,案几上常年供着时令鲜花,
尤其在这酷暑难耐的时节,她家的点心早已不局限于当初的肉包子,新巧精致的糕点层出不穷,最得人心的,是它家夏日特供的冰饮,青瓷盏里,盛着用深井湃过的牛乳茶,茶面上浮着切得细碎的时令鲜果,蜜桃丁,西瓜块,葡萄粒,
再堆上一层碎冰碴子,瞧着就让人暑气消了大半。温棠跟着元夫人,常在小酒楼里忙活,常常天不亮就过去,这几日她人虽没来秦府,每日精心调制的冰饮都按时送了来,先孝敬国公爷和夫人,再送到大爷秦恭的院子里。大爷秦恭这三日也未能清闲,京城贵妇圈子里那些心思活络的夫人太太,连带各家正当妙龄的闺秀们,帖子一个一个递进府,或是邀约赴宴,或是”顺道”拜访,
秦恭自然是懒得应付这些,他懒得去,这应酬的重担便落在了国公夫人肩上,
短短三日,国公夫人感觉自己像赶场子似的,把京城适龄的闺秀看了个七七八八。
个个都是柳眉杏眼,举止娴雅,言谈间也颇有些文墨,这个擅丹青,那个精琴艺,还有出口成章的.………国公夫人看得是眼花缭乱,那些夫人太太们围着她,话里话外透着热络,无非是想结个秦晋之好,日后互为臂膀,
可国公夫人瞧着那些花儿朵儿似的脸,刚夸完这个“面如满月”,一转头,就记不清下一个是“下巴尖俏”还是“樱桃小口"了。“哎哟,可累煞我这把老骨头了。"国公夫人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终于撑不住了,
这大热天的,日日往外跑,岂不正是现成的由头?她当机立断,对外宣称中了暑气,闭门谢客。说什么也不去了,清静。
傅九还在廊下伸着脖子张望,
几个丫鬟婆子在院门口洒扫,廊下的几盆花被日头晒得蔫蔫的,叶片都卷了边。
好容易听得院门"吱呀”一声响,
傅九精神一振,揉了揉被日头晃花的眼,定睛看去,来了,是温棠和元夫人。
温棠着一身水蓝色的轻罗夏衫,料子轻薄透气,衬得肤色愈发莹白,一头乌发尽数绾起,用一支简单的白玉簪固定,露出修长白皙的颈项,许是方才在酒楼忙碌,她脸颊还透着健康的红晕,鼻尖沁着细密的汗珠,她一进院子,目光就扫到了廊柱下探头探脑的傅九,那脖子押得老长,眼巴巴地直勾勾望着院门口。温棠脚步顿了顿,也下意识地扭头往身后空荡荡的院门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元氏察觉女儿没跟上,回头问道,“看什么呢?”“看看还有没有人没进来。“温棠随口应道,收回视线,快走几步跟上母亲,抬眼一瞧,傅九那抽长的脖子还没收回去,依旧执着地往门口方向探看。温棠觉得他眼神怕是不太好使,体贴地往旁边侧身让了让,好让傅九的视线能更无遮拦地投向院门,
或许,秦府今日还要接待别的客人?
毕竞这几日街头巷尾都传遍了,秦国公府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尤其是那些家有待嫁娇女的府邸。
温棠这几日虽在自家的酒楼里忙得脚不沾地,却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酒楼这地方,人一多,嘴巴就杂了,酒楼本就是京里人聊八卦的风水宝地,而秦国公府这样有权有势,富贵逼人的人家,更是常年稳坐八卦榜头把交椅,
尤其是秦恭,单是秦家大公子这五个字,就足够让食客们放下筷子,凑在一块儿眉飞色舞地聊上半天。
这几日,关于秦恭的风流韵事着实不少,有说他前几日跟这家小姐在茶楼说了半炷香的话,连“眉眼带笑”这种稀罕词儿都用上了,有说他给那家闺女送了支价值不菲的玉簪,出手大方得很,还有的说他昨儿在街角帮卖花姑娘捡了散落的花篮,那温柔劲儿能掐出水来,
常有几个相熟的妇人,拣个靠窗的雅座,点上几盏冰饮,要一碟香瓜子儿,边啜饮边嗑着,
脸上带着心照不宣的促狭笑意,压低了嗓子说得兴起。“你们可别瞧那秦家大公子成日里板着个脸,冷冰冰的,可那样貌那叫一个俊,哪个怀春的小姑娘看了不迷糊。”
一个穿着绛紫衫子的妇人嗑着瓜子。
那绛紫衫子的妇人脸上顿时浮起一层神秘,瓜子也不嗑了,嘴巴闭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