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
第81章惊雷
江牧野大概是个雷厉风行的实干派。
那日同温知许说完没多久,他就在隔日的早朝上联合景佑帝当庭宣告了此决议。
没有任何预兆地,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他甚至提前敲定了轮换人选,把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本来平静无波的朝堂忽然之间就如原地炸响一声惊雷,很快就吵嚷了起来。有老臣颤巍巍地出列,满面悲色地同景佑帝求情,“皇上明鉴啊皇上,实非臣不愿儿孙为国效力,只是臣如今年岁渐高,恐力有未逮之时,还需要他们…”他话还没说完,江牧野冷冷一个眼神瞥过去。“如若江某没记错,赵大人膝下四子五女,儿孙满堂。名单内变动的应当只是您的第三子。怎么,其余人还不够给您养老送终的?偏要他在您才安心?”江牧野几句话噎得人哑口无言。
“你!你…“老大臣被气得指着他愈加颤颤巍魏起来,面色涨红像是随时都能背过气去。
已有诸多暗含谴责和不满的神色瞪向江牧野一一然而本人根本丝毫不为之所动,站如老松入定。
景佑帝高坐龙椅之上,一直垂手看着下方热闹,这时候忽然来了句,“赵大人的确年事已高,阿野,你该放尊重些,都是能当你爷爷辈的人了。”江牧野划出一丝笑意,恭敬垂手,“是。"说着扭头转向那位爷爷辈的大人,拱手致歉,“小子无礼,还望赵……大人海涵。”语意轻悠,听着就不带几分真情实意,跪立在地上的老大人看起来状态更加不妙了。
景佑帝皱着眉打量了他一会儿,“往常询问赵爱卿时,你都说还能再为大梁操两年心,朕知晓你的一片心意,可如今看着,的确是岁月不饶人啊。”赵大人闻言,身体瞬间挺立起来,张口就想说点什么。然而景佑帝没再给他这个机会,“赵大人年事已高,也到了致仕荣养之时,阖该回去同家人团聚,静享天伦之乐了,传朕旨意…三两句话,景佑帝当朝摘掉了一大要员老臣的官帽,直接把位置重新攥回了手中,就等顺理成章地安排信赖之人继任。一时之间,朝堂之上除了老臣的哀嚎哭诉,再无其他响动,悄无声息。相熟或者同一派系的人相对而视,纷纷从对方眼底看到同样的深深凝重与忧虑。
江牧野这般没有先兆的大刀阔斧,身后站着的是鼎力支持的景佑帝。这是下定了决心要搞出大动静啊。
有了这位大人的前车之鉴,这一时半会儿大庭广众之下暂时也没人敢借着各种各样的由头替自家子侄开脱……万一再殃及自身,得不偿失。可谁心头不是火急火燎的,特别是一众高官权贵,门阀宗室,但凡有些门路的,都会为自家能力出色,前程有望的小辈谋寻出路。这其中,于禁军中历练一番,以三年两载之期求得一官半职再行其他考量当属一大绝佳的选择。
在场诸多官员武将包括公侯宗室之家都有不少人现如今便正在禁军或者巡防卫队中就职。
一一赫然,也在刚刚宣读的轮换名单之内。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将被调换至北境边军的队伍中,前往与羌乌等地作战的一线苦寒之地戍守参战一一直到下一次轮换之期到来。就连站在最前排的太子和二皇子都不由得蹙眉凝重起来。作为下一任皇位最强有力的争夺人选,满朝除了不愿站队的纯臣,当是支持他二人的两大派系人数最多,也最为核心。事关自身利益,为着下面人能安心听话,他们也不得不对此引起重视。倒是江牧野……
太子萧君尧幽幽的目光落在面色如常的男人身上。江牧野突然跳出来,把完完全全效忠于江家的赤野军这般四分五裂地拆开,于他而言未尝不是好事一桩,可…江牧野为什么这么做?萧君尧想不明白。
同样的,二皇子萧淮清也是一脸的困惑。
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们下意识选择为自己这方的人争取更大权益。萧君尧忽然出列,“父皇,儿臣认为,此事可行,亦当行……只不过有关人选,是否需要再行斟酌考量?”
“哦?名单是朕同江统领定下的,又经几位内阁大臣筛选补漏,朕以为,合情合理。“景佑帝瞄了他一眼,凉凉出声,“吾儿以为,哪些人选是不该在内的?”
没想到,是他这位太子殿下率先冒出头来提反对意见。于国,此乃稳固江山社稷之举,军队士兵将领渐渐流动,地方大权不至于在一家手中独大。
至于那些个尸位素餐的官员,京城的太平之景,荣华富贵之象早就让他们忘了“大梁”二字是如何写得,丝毫不在意边关局势,百姓疾苦,可叹可恨,此举也能让他们适时醒醒神,敲个警钟。
各家各户的少爷公子们,也是时候扔出去多多磨炼一番,不然,将来如何当得起栋梁之名……这些连阿野都看得分明的朝堂局势,未来隐患,甚至为此甘愿割让舍弃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利益,不惜背上出头的骂名去做,他堂堂大梁太子,未来储君,却只顾着个人得失与权衡之术,实在是!实在是!景佑帝深深呼出一口气,手掌牢牢摁住扶手,一点点平息胸口郁气。萧君尧察觉景佑帝言语间的不满之意,一时也不敢再多言什么,只是不经意看向江牧野的眼神阴沉幽深,像是一条已然露出獠牙的毒蛇。“诸位爱卿若对此事还有任何疑问,一并提出。"景佑帝声音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