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闪耀柏林
2002年2月8日,柏林泰格尔机场的玻璃幕墙外飘着细雪。
陈默望着窗外发呆,直到段奕宏推着行李车停在他身边。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段奕宏顺着他的目光往外看,只见到灰蒙蒙的天空。
“我在想,柏林的天和运城的还真像,都是这种铅灰色。”陈默收回视线。
段奕宏笑了。
“你这导演职业病又犯了是吧,看什么都像镜头。”
他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刘主任去换外汇了,让咱们在这等着。”
言妮拖着行李箱走过来,驼色围巾在脖子上绕了两圈。
“我刚听广播说今晚要降温到零下十度。你们带厚衣服了吗?”
“带了件羽绒服,不过估计比不上咱西北的冷。”
段奕宏插嘴,“那可不一样,德国这是湿冷,跟咱们那干冷两码事。”
正说着,刘主任小跑着回来,手里攥着一叠马克。
“换好了换好了。哎,你们猜我刚才看见谁了?贾樟柯!他带着《任逍遥》剧组刚下飞机。”
“贾导也来了?”言妮眼睛一亮,
刘主任点点头。“他的片子今年入围了柏林青年单元。不过,今年主竞赛单元就咱们一部中国电影。”
段奕宏吹了声口哨:“那咱们这压力可大了。”
………
黑色奥迪缓缓停在他们面前,车门上银色的柏林熊标志在雪光中闪闪发亮。
司机摇下车窗:“The Unforgiven crew?”
陈默上前一步:“Yes, we are.”
“Please,上车吧。外面太冷了。”司机操着浓重的德国口音。
车内暖气开得很足。刘主任坐在副驾驶,转过身来。
“我刚收到组委会邮件,后天首映场的票已经卖光了。”
言妮惊讶地捂住嘴,“全卖光了?咱们这片子在柏林这么火。”
段奕宏笑着用胳膊肘碰了碰陈默:“可以啊。陈导,这要在国内,得算票房奇迹了。”
陈默摇摇头:“别高兴太早,说不定都是冲着'中国唯一入围影片'这个名头来的。”
车子驶过勃兰登堡门时,刘主任突然指着窗外:“快看!那边挂着的就是咱们的海报!”
众人凑到窗边,只见电影宫外墙上,红黑相间的《不可饶恕》海报在暮色中格外醒目。
段奕宏眯着眼睛:“那中文片名设计得跟把刀似的,够狠。”
“是西影厂找的设计师,花了大价钱呢。”刘主任说。
………
到了酒店,前台小姐微笑着递过钥匙:“606房间,祝您入住愉快。”
段奕宏挑眉,“606?这数字吉利啊,在国内能卖高价。”
言妮打趣道:“怎么,段老师还信这个?”
段奕宏转着钥匙圈,“入乡随俗嘛。诶,你们饿不饿?要不先去找点吃的?”
刘主任看了看表:“先休息会儿吧,七点组委会安排了欢迎晚宴。”
各自回房后,陈默刚放下行李,电话就响了。
“陈导?我老刘。”电话那头刘主任的声音有些兴奋。
“刚接到通知,后天上午十点要去电影宫调试设备。对了,段奕宏说要请你吃德国猪蹄,你...。”
背景音里传来段奕宏的喊声:“谁说要请客了!我说的是尝一尝!”
陈默笑着挂断电话,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夜色中的柏林电影宫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悬挂巨幅海报。
他的目光停留在《不可饶恕》的海报上,那匕首般的片名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手机突然震动,是徐校长的短信。
“韩三平在打听你的行程,自己把握分寸。”
陈默盯着屏幕看了几秒,直接按下了关机键。
窗外,雪越下越大,将柏林渐渐染成白色。
后天,他的电影将在这座城市的银幕上绽放。而现在,他需要好好睡一觉。
………
2002年2月10日,柏林电影宫前人头攒动。
陈默站在后台化妆间,第三次调整他的领结。
“别折腾了,已经很完美了。”
段奕宏靠在门框上,手里夹着一支没点燃的香烟。
“我刚从电影宫回来,至少有二十个记者问我'那个中国天才导演在哪'。”
陈默松开领结:“天才?他们连电影都还没看呢。”
“嘿,20岁,学生。入围主竞赛还不够天才?”
段奕宏走进来,顺手拿起桌上的矿泉水喝了一口。
“你知道有多少导演一辈子都摸不着这个门槛吗?”
门外传来刘主任急促的脚步声:“陈导!中影韩董事长带着评委会主席来了!”
段奕宏挑了挑眉:“哟,大人物啊。”
陈默深吸一口气:“走吧,别让人等。”
推开后台大门,闪光灯立刻如暴雨般袭来。
………
陈默下意识抬手遮挡,耳边充斥着各国记者的喊声:
“陈导演!看这边!”
“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