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老,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贞观时期!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
年纪大了,感情就更重了,血亲相残的剧情,他实在看不下去。
但客观来说,那位汉王确实是活该!
找死的程度,不比他那四弟李元吉差。
每次回忆起自己当年亲手弯弓射杀大哥李建成——
李世民心里都隐隐觉得内疚。
或许……当年有别的办法解决矛盾?
是否还能保得住大哥一命?
可一想到李元吉,李世民便又觉得晚杀了。
这种桀骜不驯、阴谋频起的家伙,不早除掉,后患无穷。
“承乾啊……”
“等你将来登基,务必要善待你的两个弟弟。”
“朕不愿再看到你们兄弟之间,走到兵戎相向那一步……”
李世民仰靠在龙椅上,语气低沉而缓慢地说。
李承乾听了这番话,心中窃喜,连忙答道
“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好好照顾两个弟弟。”
心里却在想着若是弟弟们识相,那自然风平浪静;
但若真要来找事,那做兄长的也只能给他们准备一场厚葬了。
……
洪武时期!
“咦?”
老朱看到朱瞻基的处理方式,顿时皱起眉头。
在他最反感的,就是亲族之间自相残杀!
朱棣当年夺了朱允炆的皇位,虽说是兵戎相见,
可至少他没把大侄子置于死地。
传说建文帝最终逃走,下落未明,可能还下海了。
无论真假,朱棣终究没把自家人血洒金銮。
可这朱瞻基,居然把自己的亲叔叔——汉王朱高煦,做成了瓦罐鸡还反复蹦迪!
不过话又说回来,朱高煦干的那些破事儿
密谋造反、这也确实是罪有应得。
朱瞻基忍他这么久,已是宽容至极。
老朱想了想,别说朱瞻基忍不了,
就连他这个祖爷爷也忍不了!
要是自己亲儿子中有人敢谋反——除了朱标之外,早就被他锁进天牢、丢进死囚坑了!
他看着朱棣,忍不住冷笑一声。
“老四,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我听说你还打算立老二为世子?”
“朱高炽这么稳重的孩子,你不好好栽培,反倒整天惦记着那个像你的小儿子?”
朱元璋眼神一沉,斜视着朱棣,语气中透着压抑的怒火。
朱棣听到这话,冷汗都下来了,忙不迭擦了擦额头。
他确实有想过改立老二朱高煦为世子,
毕竟朱高炽文弱,不像他;而朱高煦刚猛,简直像极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
可他做梦也没想到,老二居然敢谋反!
而且谋反也就罢了,你去给皇帝来个扫堂腿是几个意思?
图什么?演杂技吗?!
朱棣只能连连摇头,辩解道
“父皇,儿臣从未有过此念。”
“高炽是嫡出长子,天经地义该为世子!”
“连燕王妃也常说,高炽沉稳有度,必能胜任储君之位。”
朱棣一边说着,一边观察老朱的脸色。
直到听到“燕王妃”几个字时,老朱的神色才稍微缓和下来。
他那儿媳妇确实不错,贤良淑德。
也算是给天德那家人长了脸,这门亲事没选错。
“你最好记住你说的话。”
朱元璋扫了他一眼,冷冷哼了一声。
至于朱瞻基杀汉王这事,老朱倒不觉得过分。
理由很简单——朱高煦自找的。
朱瞻基对这个叔叔已经仁至义尽,能不杀就是天大的恩典了。
要说唯一的问题,就是那手法太过了。
你要杀就杀,干嘛还做成一道菜?!
不过从这个角度来看,
也能明白朱瞻基当时被气得有多狠。
……
永乐时期!
御书房内的气氛,骤然凝滞。
朱棣面无表情,双眸犀利地盯着悬挂的天幕,
看不出是怒是哀,神情平静中却压抑着不容置喙的威压。
而站在他身边的皇太孙朱瞻基,此刻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不敢发出一丝动静。
他看着天幕上的视频,汗水像决堤的洪流一般,从额头滑落。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悚然——
他……竟然亲手将二叔处决了?
可他记得太清楚了,靖难之后,祖父对他和几位叔伯反复叮嘱,
朱家从今往后,不得再动自家人的血!
谁要是破了规矩,迟早不得善终!
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朱棣心头挥不去的忏悔。
当年夺了朱允炆的帝位,那是他一生中无法抹去的疤——
因此才立下这条祖训!
这条祖训就是希望后人不再重蹈骨肉相残的覆辙。
如今,自己却亲手破了这个誓言。
杀了二叔,哪怕再多理由,也无法洗脱祖训被毁的事实。
朱瞻基闭上眼睛,他太了解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