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学城夜市,第一锅炒米粉
下午五点一刻,红元路大学城。
一辆崭新的餐车,缓缓驶入辣妹子火锅店旁的小巷。
苏眉抵达时,发现巷子口的黄金摊位早已被抢占一空。
巧合的是,紧邻巷子口的摊位也是卖炒粉的。
那位略显油腻的中年大叔,瞥了一眼苏眉的新餐车和招牌,并未放在心上。
毕竟,摆摊门槛虽低,但竞争异常激烈。
而他这个拥有五年历史的摊位,早已积累了稳固的客源和口碑。
他炒制的米粉香辣可口、口感劲道,深受大学城学生的喜爱。
苏眉并未因此气馁。
她将餐车停在了,距离巷子口约五十米远的地方。
那里零星分布着,几个因迟到而未能占据好位置的摊位。
摊主们正慢悠悠地支起摊位,似乎对位置的劣势感到担忧,认为这会影响生意。
然而,苏眉却不为所动,她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
她停好餐车后,轻轻拍了拍陈安琪的小脑袋:
“安安,我们就在这里摆摊,卖炒粉。”
陈安琪的眼睛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大学城夜市,以往麻麻总是带她去大型商场,这里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她一路上兴奋地喊着:
“哇哦!哇哦!”
“麻麻,我来帮忙!”
陈安琪懂事地拿起快餐盒开始摆放。
周围的摊主大叔大妈们,看到这个漂亮小姑娘,带着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忍不住投来好奇的目光。
对于年轻人摆摊的现象,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近年来,摆摊在年轻一代中蔚然成风。
不少新闻热点,都报道了年轻人通过摆摊实现日入千元,甚至购房置业的成功案例。
然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简单。
真正能通过摆摊收入,买得起房子的人寥寥无几。
媒体报道的多是个别成功案例,大多数人仍在为温饱挣扎。
五点三十五分,苏眉的摊位刚刚搭建完毕。
此时,天色渐暗。
大学城的学生和附近居民开始涌向这里,寻找晚餐和购物的乐趣。
巷子口的几个摊位已经开张,稀稀拉拉地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老板,炒米粉一份,多加点辣。”
“老板,杂粮煎饼一个,加里脊肉和热狗,不要生菜。”
“老板,来点炸串,给我个篮子,我要烤翅、大虾、韭菜、蚂蚱……”
随着时间的推移,食客逐渐增多。
有情侣、有年轻夫妻,还有老人带着孙儿孙女。
然而,能走到巷子深处光顾的顾客,却寥寥无几。
如今,摆摊的食物种类繁多却大同小异。
不是烧烤炸串,就是凉皮米粉,味道相差无几,因此摊位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苏眉已经摆了半个小时的摊,却还没有迎来第一位客人。
相比之下,旁边卖关东煮的大叔稍显幸运,刚才接待了两拨客人,但随后也陷入了冷清。
见状,大叔和苏眉开始闲聊起来。
“小姑娘,新来的吧,第一次摆摊?”
“嗯,是新人。”
苏眉微笑着点头回应。
“第一次都这样,别急。
下次早点来,占个好位置,生意自然就好了。”
大叔安慰道。
“这是你女儿吧,真可爱。
我女儿小学五年级了,今天出门前还辅导她功课。
什么‘鸡兔同笼’的问题,真是让我们头大。
这不,摆摊都迟到了。”
大叔叹了口气。
苏眉笑了笑,和对方简单交谈了几句。
这时,女儿陈安琪揉了揉瘪瘪的小肚子,她还没吃晚饭呢。
“麻麻,安安饿了。”
小家伙可怜巴巴地说。
“小娃娃饿了呀,来,尝尝叔叔的关东煮。”
大叔热情地捞了一串鱼丸和甜不辣递给她。
但小家伙却摇了摇头,坚定地说:
“我想吃麻麻做的东西。”
苏眉笑着婉拒了大叔的好意:
“谢谢老哥了,我们还是等一等吧。”
孩子似乎对炒粉情有独钟。
大叔见状,并未介意,只是把东西收回,笑眯眯地说:
“小家伙,你还不懂品尝呢,炒粉可没大叔的关东煮美味。
小孩子嘛,总爱这些串在签子上的小吃,糖葫芦、关东煮、钵钵鸡之类的,对炒粉这种主食不太感冒。”
“我麻